(作者:杨纯)生命是大自然的馈赠,生命的质量体现在对自然万物的关注关怀关爱中。教师要做“敬畏生命”的知行合一楷模。教师不仅是“传道受业解惑”者,更是“敬畏生命”正确价值观的身体力行者和坚定示范者。学校的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价值理念的灌输,更应该是教育工作者通过以身示范,向学生传递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。(《中国教育报》)生命是自然的珍贵馈赠,教师作为“敬畏生命”价值观的重要传递者,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。教师要在思想上筑牢敬畏生命的根基,深入学习生态伦理、生命教育等相关理论知识,提升对生命价值的认知,积极参加生命教育的培训与研讨活动,与同行交流心得,不断深化对敬畏生命理念的理解,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,确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秉持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态度,例如,在阅读专业书籍时,汲取书中关于生命平等、生命神圣的观点,将其融入自己的教育思想中。学校要营造敬畏生命的浓厚氛围,制定生命教育的相关制度,将敬畏生命纳入教师考核与学生评价体系,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,如组织学生参与动植物保护的实践项目,举办以敬畏生命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等,加强校园环境建设,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生态景观,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生命的美好。全体教师要在行动上成为敬畏生命的表率,在课堂教学中,巧妙融入生命教育内容,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和脆弱性,比如在生物课上,通过讲解生物的生命周期,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奇妙与珍贵,在日常生活中,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,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,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,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,带领学生一起植树造林、垃圾分类,用实际行动向学生传递敬畏生命、关爱自然的理念。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,要做好行动示范,学校要注重氛围营造,这样,定能让敬畏生命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,守护自然万物生命的尊严。(作者单位:梓潼县观义小学)